台大校園植物導覽暨台大綠房子、農場園藝分場
(文/林一琳 哲學系畢、雲林縣臺大校友會)
臺大校友北區聯盟(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於109年12月11日(星期五),舉辦臺大校園植物導覽暨臺大綠房子、臺大農場園藝分場參訪聯誼活動,除了觀賞冬日色彩繽紛的校園景觀,並與各地校友聯誼。
本次聯誼活動,共有來自雲林、臺中、新竹、宜蘭、基隆、臺北、新北以及香港等地之校友與寶眷約50人熱烈參加。
在呂村學熱情邀約之下,正在臺中大雪山8.4K監工的我,第一次坐客運從東勢到臺北,再搭捷運回母校。
早上9:40左右抵達總區校門口,雨漸漸的變大,但是不減大家相聚的熱情。大家報到領到貼心分色分的名牌,原來主辦單位很貼心的分為三組,由三位解說員為大家導覽。其實看到熟悉的身影是郭文夫老師,大家邀請他一起來參加。
第一站是導覽傅園的植物,傅園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留存下來的熱帶植物標本園。介紹第一棵就是很稀有的植物:十字葉蒲瓜樹,又名十字架樹、叉葉樹、三叉木,是炮彈果屬的植物。 解說員說這是日治時期所引進種植,母株後來死掉,有一位助教扦插活了兩株,現在就在校園裡的唯二兩棵。
水茄苳(穗花棋盤腳),夜間開花,由蛾類與蝙蝠授粉。
芸香科植物之柚子的葉子是無尾鳳蝶幼蟲愛吃的食物。
傅園的鐵冬青很高大,夏天結紅色的果實。據說耶穌揹著十字架時,頭上的環是由鐵冬青果實做的。
哈利波特裡的魔杖,據說也是鐵冬青的樹木所做的。
掉落滿地的第倫桃果實,果實還可以製作果醬。
花苞長得好像香蕉,開花時像剝皮的香蕉,有香蕉的香氣的誘人樹種是翅子木。葉片很大,在馬來西亞,會用它的葉子可當高腳屋的屋瓦。
另外葉片掉落會遺留一小段葉柄,好像龍的背脊是海棗。
唯一叢生的椰子樹,種一棵變很多棵的是黃椰子。
在傅園的建築形式是仿帕德森神廟,神廟祭祀的是雅典娜,代表智慧與勇氣,用來隱喻傅校長的風格,臺大營繕處所建。
斯年堂的「方尖碑」沒有碑文,只是象徵的形式。「方尖碑」是早年埃及紀念國王及有偉大事蹟的人,上面會刻碑文。
簡約風格的多力克柱、方尖碑、水池,環狀步道之對稱造景,莊嚴靜謐,代表大家對傅斯年校長的推崇。
介紹完傅園的植物之後,又到醉月湖畔瑠公圳復原計劃處參觀。瑠公圳在臺大校總區內是屬於大安支線的一部分,圳路經過校園內的農場、舟山路丶小椰林道及醉月湖。
走過小雨中白千層的濕潤樹幹間,望著湖中綠意,池中有紅冠水雞及鴨子 ,旁邊的告示牌解說著池中的「龍骨瓣莕菜」為睡菜科莕菜屬下的一個種。亦稱銀蓮花、捲瓣莕菜、刺種莕菜、水皮蓮、野蓮仔等名稱,就是我們常吃的「水蓮菜」。
微雨初歇,蝴蝶也出來覓食,接著我們一群人往回走,往舟山路那頭,準備要來享用午餐。此時雨漸漸又下了起來,經過了鹿鳴館,來到一棟我從沒造訪過的大樓:卓越聯合大樓
我們到2樓的餐廳聯誼聚餐,校方代表羅清華副校長丶周家蓓副校長丶袁孝維國際長丶竇松林營運長丶李毓璱組長丶北市前駐海地大使
謝新平丶孫正大執行長丶新北市李昭澈理事長丶張漢東創會理事長丶
宜蘭校友會林文崢理事長丶前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主任翁桂堂丶香港臺大校友會總幹事劉建華,和所有參與的校友們一起歡樂用餐。這次的餐費是由孫大正執行長熱情招待大家。
大家用餐之後在大樓門口前拍照留影,接著就到綠房子去參觀。
途經臺大農場丶舊高等農業學校作業室:磯小屋磯 永田紀念館後,來到了綠房子,門口的「訪客中心」提字者正是郭文夫教授。大家先到這邊來喝了香草茶休息聽介紹後,一行人往臺大農場園藝分場走去。
臺大農場園藝分場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基隆路四段42巷5號,離一般熟悉的校總區有一些距離,大夥兒在微雨的午后,走到了園藝分場,同樣地分為三組導覽,來個『農場樂活半日遊』親身體驗一場豐富的蔬果生態之旅,從聆聽、觀賞、親聞、體驗、品飲園藝的五感全方位感受來瞭解自然生態、食農教育、環境教育、益康園藝等主題。
下午在綠房子品飲園藝~品飲臺大紓壓茶等農特產品後,來臺大農場園藝分場進行一場親近土地之旅~
聆聽園藝~樂活養生園藝核心觀念課程
觀賞園藝~蔬果生態、自然教育、環境教育
親聞園藝~五感農場、食農教育、田園城市
謝謝園藝分場的解說導覽人員用心的導覽,讓大家在這邊體驗半日農遊的小確幸,在這邊大家依依不捨地結束了這一天豐富的活動,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即使在下雨天,仍然澆不息大家的熱情,彷彿回到了學生時代,有時像個好奇寶寶;有時宛如孜孜不倦的學子,在臺大校園中,再度留下我們快樂的足跡和歡笑的畫面,期待下次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