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閒 – 參訪台大歷史建築 後記
文/許秀娟(1973歷史)
在近日的綿綿春雨中,3月14日母校校友總會主辦的參訪台大歷史建築當天,竟然是難得的風和日麗,從東門捷運站走向青田七六的路途,雖然路程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畢竟六十好幾了,老態盡露,有點蹣跚,心情卻是格外愉悅。
母校校友總會舉辦參訪歷史建築活動,除了已經開放營業的青田七六,還能一窺多處歷史建築,如青田六三目前是家具展示空間、青田八一二是敦煌藝廊、殷海光教授故居及其隔鄰火損的舊單身官舍等處,學校總務處禮遇校友們,特地派出專人前導開放給我們參觀。各處的導覽員都對每個地點做了精闢的說明,讓人受益無窮,增廣見聞。校友總會很用心,來參訪的校友們也真開心。
我們這群四年級生的童年往事,少不了日式住宅的回憶。導覽員們生動的介紹,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記得國小時,常常與受日式教育而懷念日治時代的父親,因為對日本觀感不同而起衝突,我總以為親日者是台灣人,仇日者是外省人。實際上,因為日本及早接受西洋文明洗禮,很多外省籍老教授們都是留日的精英,難怪雖然中日八年抗戰,蔣總統會以德報怨,馬廷英教授待日籍教授如親。日治時代,日本人對台灣的現代化,確實做了不少貢獻。參訪了這些歷史建築,再印證導覽員所說,視野,觀念更開闊,是另一收穫。
記得大四那年同學們還曾經到陽明山的台大招待所一遊。事隔40年,殘存的記憶,已無法找出招待所地點?只記得招待所還可泡溫泉,當年荳蔻年華的少女們留下不少美麗倩影,如今已是一群花白老嫗,不知我們還有福氣參訪否,抑或該地已年久失修?
年少時為家、為名、為利,不知終點何處,急急忙忙往前衝,回首來時路,不知錯過身旁多少絢爛的人事物;所幸還有因緣,偷得浮生半日閒,參加此一日遊,是一個福分。
地質系畢業的簡肇成學長導覽解說青田七六
青田七六歷史建築前大合照
參觀青田六三家具展示空間
青田八一二敦煌藝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