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社會關懷
實證社會科學的理據:
最大概似法的宿命論意涵
最大概似法的宿命論意涵
        
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中,最常運用的統計推論法則就是最大概似法,此法主張最合理的因果關係推論,是假設現實中已經發生的事件結果,如果回溯到事件還沒有發生之前,哪個參數數值讓已發生事件結果原本就最有大機率會發生,則這個參數結果就是最正確的答案。
言下之意,當我們事後把一連串時間序的事件串接在一起推論時,我們採用了事後合理化一切已發生的事物其原本就有最大機會發生的解釋來重新建構其因果關係。依此觀點來研究人文社會科學,不但排除人世間因果關係的偶然性,並且帶有濃厚的宿命論意涵,反而失去了求真求實的人文精神。
言下之意,當我們事後把一連串時間序的事件串接在一起推論時,我們採用了事後合理化一切已發生的事物其原本就有最大機會發生的解釋來重新建構其因果關係。依此觀點來研究人文社會科學,不但排除人世間因果關係的偶然性,並且帶有濃厚的宿命論意涵,反而失去了求真求實的人文精神。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學 博士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 學士 |
現職: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系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勵進青年 講座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 教授 中國政治學會 理事長 國際政治學會比較民意(RC17) 主席 |
經歷: | 臺大社科院國際長、臺大政治系教授副教授、 臺大胡佛東亞民主研究 中心主任、 布魯金斯學會東亞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
專長: | 民主化、研究方法、社會科學哲學、中東政治
|
榮譽: | 國立臺灣大學勵進青年講座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