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2024「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醫療保健


「心有音波遠距通,智能雲端好滿足」

         遠距醫療在後疫情與人工智慧時代受到高度重視,先前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下稱本中心)相關論文,指出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降低心衰竭住院率和死亡風險,但過去遠距照護論文並無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的相關對照研究。在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台大醫院內科部暨遠距照護中心主任何奕倫教授的指導之下,帶領本中心李任光醫師在2021年發表論文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結果顯示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患者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以得到心血管疾病的保護,並顯著下降病患發生腦中風的機率。美國心臟學會甫於今年五月公布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照護指引中,發表了前一版所沒有的全新章節,特別建議將遠距照護列於此類病人的標準治療,並給予高度的證據等級(2A),而當中引用的最新依據即為本中心前述所發表的論文。此照護指引中特別提到,鑑於下肢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的複雜性與多重共病,常導致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此類患者特別需要長期追蹤與治療,而遠距照護正好可以提供他們完整而即時的全方位照護,以涵蓋目前居家照護的不足。

另一方面,下肢動脈疾病的患者常併發心臟瓣膜疾病。本中心楊荔丹醫師2023年發表論文於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在本院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的患者比起對照組有較多的共病症,卻有相似的二尖瓣與三尖瓣逆流惡化的情況(瓣膜逆流至中重度以上或嚴重度增加2個等級),此研究成果意涵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對於瓣膜逆流的惡化有遲緩效果。近期的研究初步成果,更發現接受遠距照護的患者比起對照組,中重度二尖瓣逆流改善的機會明顯上升,此成果顯示本院遠距照護,在持續監控血壓、心率、心電圖、及時調整用藥的過程中,也提升了患者的病識感、提高服藥順從度;整體的綜效結果,造成餘蔭效應(legacy effect),促進了二尖瓣逆流的改善。 本中心長年耕耘於即時同步遠距照護模式改善慢性疾病預後與成本效益,此次遠距照護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的論文發表榮獲國際治療指引引用,本中心也發表論文呈現即時同步遠距照護改善了瓣膜逆流的病程發展。

本中心將持續以病患為中心,成為智慧醫療的雲端守護,達到「心有音波遠距通,智能雲端好滿足」。



時 間:2024年7月20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演講貴賓:臺大醫院 內科部--何奕倫主任

學歷: 臺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醫學士
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畢業-醫學博士
臺大管理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EMBA)

現職: 臺灣大學醫學院 副院長 、 醫教務分處主任、
內科專任教授兼內科主任、臨床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合聘教授
臺灣大學電資學院 資訊工程學系合聘教授
臺大醫院 內科部主任、遠距照護中心主任

經歷: 臺大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主任
臺大-臺大醫院-聯發科創新醫電中心副主任
臺大醫院-廣達醫材研發中心計畫主持人

專長: 內科學、心臟血管疾病醫學、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遠距醫療
榮譽: 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2次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
經濟部第四屆「國家創新獎個人組:創新菁英獎」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國家新創獎」
有庠傑出教授獎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臺大醫院捷運站2號出口或臺北車站8號出口,散步八分鐘就到囉!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