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科技新知
空間資訊科技與生活
          今日資訊化已深入到政府施政及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著空間資訊科技發展及地理資訊開放,
隨時都有運用空間資訊的時刻。例如透過智慧型手機使用電子地圖查詢食衣住行地點及預知路況、利用APP掌握公車、垃圾車到站時間、網約計程車或外送訂餐等,
都可以大幅提高生活便利性並節省時間;查詢空氣品質狀況、預知災害潛勢區域及避難場所,以及掌握環境敏感區域,甚至新冠肺炎感染者曾去過的地點等,
都可以讓我們在避免災害或風險發生時避免生命與財產損失。
          除了空間規劃、商業分析、災害防救等場域應用之外,近年來空間資訊科學也大量與臺灣歷史文化、 地方創生、深度旅遊結合,透過中央研究院所開發的『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歷史地圖散步』APP及『社區故事地圖協作平台』, 可以探索家鄉的百年環境變遷以及記錄個人對於地方的情感與記憶,重新恢復歷史現場、瞭解生活周遭人物及故事, 進而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並以永續方式開發國土與社區空間。
          除了空間規劃、商業分析、災害防救等場域應用之外,近年來空間資訊科學也大量與臺灣歷史文化、 地方創生、深度旅遊結合,透過中央研究院所開發的『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歷史地圖散步』APP及『社區故事地圖協作平台』, 可以探索家鄉的百年環境變遷以及記錄個人對於地方的情感與記憶,重新恢復歷史現場、瞭解生活周遭人物及故事, 進而培養愛鄉愛土的情懷並以永續方式開發國土與社區空間。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台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學士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 |
現職: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副技師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 秘書長 臺灣地理資訊學會 常務理事 臺北市政府(地政組)市政顧問 |
經歷: | 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 GIS 組組長
|
專長: | 地理資訊系統、 空間資訊科技 、數位人文
|
講師: | 審計部地理資訊系統 ( 運用研習、
臺南市政府
GIS 推動人員培育訓練課程 、
新北市地理學科中心教師研習課程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