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人文素養
「朱子學能對21世紀提供什麼精神資源?
」
        
本次演講將朱子學置於21世紀新視野之中,探討朱子所提出的「理一分殊」說、「仁」說與「公共」精神,在21世紀所具有的新意義。本次演講首先指出:21世紀世局的根本問題在與「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潮流的激盪,「全球正義」(global justice)備受挑戰,而「全球化」與「反全球化」鬥爭之紓解,則有待於朱子學思想資源的流注。
        朱子學對近八百多年來東亞思想界影響深遠,其三大核心價值中之「理一分殊」說,強調「理一」存在於在「分殊」之中,對21世紀世界建立「和而不同」的「多元普遍性」具有深刻啟示,對於「後新冠病毒」(post-COVID-19)新時代,急需的「共存」「共榮」倫理,亦具有啟示。其次,朱子學的「仁」說以「愛之理」釋「仁」,強調「愛之存在的存在性」,可以因應文明衝突與對話的新時代之問題。最後,朱子學特重「公共」精神,對於21世紀世界各國因貧富不均所帶來的「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問題以及2020年「新冠病毒」在歐美社會所激起的,歧視亞洲人的種族主義(racism)問題以及如何在「自我」與「他者」互動之中落實「公」之問題,均具有新啟示,可以有效療癒近代個人主義的弊病,開啟「活私開公」的新思維。
        朱子學對近八百多年來東亞思想界影響深遠,其三大核心價值中之「理一分殊」說,強調「理一」存在於在「分殊」之中,對21世紀世界建立「和而不同」的「多元普遍性」具有深刻啟示,對於「後新冠病毒」(post-COVID-19)新時代,急需的「共存」「共榮」倫理,亦具有啟示。其次,朱子學的「仁」說以「愛之理」釋「仁」,強調「愛之存在的存在性」,可以因應文明衝突與對話的新時代之問題。最後,朱子學特重「公共」精神,對於21世紀世界各國因貧富不均所帶來的「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問題以及2020年「新冠病毒」在歐美社會所激起的,歧視亞洲人的種族主義(racism)問題以及如何在「自我」與「他者」互動之中落實「公」之問題,均具有新啟示,可以有效療癒近代個人主義的弊病,開啟「活私開公」的新思維。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
|
現職: | 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
經歷: | 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 日本関西大學短期COE客座教授 |
榮譽: | 歐洲研究院院士 教育部第16屆國家講座 教育部第55屆學術獎 教育部第4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
專長: | 東亞儒學、戰後臺灣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