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社會關懷
暫停與重啟:疫情下的社會連帶新圖像
以往遇到天災時,我們的同理心一激發出來,天涯海角,你我出錢、出力、出創意,就是要讓受苦的人們趕緊找到資源、作法與信心,再次站起來。水災、火災、風災、震災,雖然是災難,但也創造出人之間更緊密的連帶。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你在島嶼的某個角落,你在社會的哪個局部,我們都挺你。
瘟疫這種災難,特別不一樣,人的恐懼感與同理心一起冒出來。「社交距離」取代了各個社會習焉不察的身體感。一個治理的閃失,都會讓這個社會的人群分類與日常運作再次受傷。這次臺灣很幸運,出現了能體察社會異質性的「異質工程師」。光靠「專業系統」的精細分化,「生活世界」並不能隨之正常運轉;當今的臺灣社會,一如其他複雜社會,要靠的是「異質連帶」的社會工程修補術。
藉著疫情所帶來社會的暫停與重啟,這場演講想跟大家聊聊「異質連帶」、「異質治理」與「異質社會工程」的重要性。
藉著疫情所帶來社會的暫停與重啟,這場演講想跟大家聊聊「異質連帶」、「異質治理」與「異質社會工程」的重要性。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臺灣大學社會學 博士
|
現職: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
經歷: |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副教授 |
榮譽: | 陽明大學教師學術卓越獎勵 陽明大學教學優良獎 資深優良教師(10年) |
專長: | 宗教社會學、社區研究、科技與社會研究、 現代性與社會理論 |
著作: |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從臺灣到世界:二十一世紀一貫道的全球化》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