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2019「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科技新知


鰻魚的生活史、產業鏈和飲食文化

鰻魚養殖業曾經為臺灣賺進大筆外匯,也提供我們健康的飲食。但真正瞭解鰻魚的人並不多,本演講將帶領大家從DNA和耳石,瞭解鰻魚的前世今生。 全世界的淡水鰻有19種,我們在臺灣日本料理店吃的蒲燒鰻是19種之一的日本鰻。淡水鰻祖先種,起源於現今的太平洋印尼海域,其演化是跟著地球板塊運動走的。 魚類內耳有3對耳石,其主要生理功能為聽覺和平衡。耳石形成日週輪記錄魚類的生日和日齡等,解析日週輪可回顧魚類的細微生活史。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測量耳石化學元素成份可以重建魚類的洄游環境史。 近年來,北半球的3種溫帶鰻(日本鰻,歐洲鰻和美洲鰻)的資源量急遽下降,影響鰻魚養殖業發展,世界自然保育連盟呼籲各國加強保育,讓鰻魚資源永續利用。



時 間:2019年12月07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所─曾萬年 教授







學歷: 臺灣大學動物系 學士
海洋研究所 碩士
日本東京大學 博士


現職: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名譽教授
海洋大學 榮譽講座教授
東亞鰻魚學會 副會長

經歷: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所長
東亞鰻魚資源協議會 會長

榮譽: 中山學術董事會中山學術著作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行政院農委會海洋奧斯卡獎--漁業資源永續楷模

專長: 海洋學、漁業生物學、水產資源學、魚類生態學、鰻魚生物學、 耳石微化學

著作: 鰻魚傳奇、魚類耳石-探索神秘的魚類生活史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臺大醫院捷運站2號出口或臺北車站8號出口,散步八分鐘就到囉!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