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人文素養系列
媽祖信仰與無形文化資產:瓊閩台三地之比較
媽祖信仰跟文化遺產之間,為什麼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的組織,在2009年把媽祖的信仰列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之後,兩岸愈來愈重視媽祖的文化資產價值。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自然而然會發展出各種不同文化,聯合國之所以把媽祖的信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是這個文化的影響層面非常廣大。不只是在大甲,臺灣到處都能看到信奉媽祖所建立的廟宇。除此之外,由於媽祖是海神,所以不僅是在福建,浙江、山東等等,中國沿海鄰近國家,韓國、日本、香港、越南,新馬的學者也都發表過文獻,都受到非常重視。本次演講以海南島、福建、台灣,三個地方媽祖信仰來做比較。這三個地方都信奉媽祖,但是各地的人、各地的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所發展出來的媽祖信仰有其不同面貌。可以看到宗教信仰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人類學 博士 |
現職: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研究員 |
經歷: | 中研院民族所副所長 台灣人類學會理事長 科技部人類學門召集人 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 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
專長: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媽祖信仰與進香儀式、民俗醫療、乩童的儀式治療、道教的祭解醫療儀式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