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人文素養系列
小病小練,大苦大練,未病先練──《莊子》強化心身法則
「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莊子.人間世》)
莊子所處的戰國時代,平民百姓能擁有的福份比羽毛還要輕薄,不知道要怎樣才能承接、擁有;可是災難禍患卻比山河大地還要沈重。必須承受、最能感受時代之傷的,莫過於金字塔底層――是戰國中期的莊子,也是當代的你我――蕭條異代都同樣湧動著如風浪翻滾、層出不窮的普世之傷。
蔡教授認為《莊子》是一門教人即便在亂世裏、逆境中仍能放鬆心身的學問。只要把注意力收回自身,心就可以不煩、不亂、不痛。原來只要掌握正確的姿勢原則,身體竟可以如此輕靈放鬆。原來感情可以不執著、不陷溺,只要懂得深情而不滯於情。原來身心的安定,是面對混亂的時代最有力量的武器。
生命哲學影響著好惡、價值,好惡、價值在連續的瞬間又不斷影響人生的選擇。生活哲學之於生命,就像空氣之於城市。雖然空氣無法拿來販賣,但沒有了空氣,我們便會失去這座城市。
蔡教授曾依循莊子精神強化心靈、身體進而走出癌症,也有學生藉此走出憂鬱。設想一套可以輔佐癌三病人從瀕死歸來的身心技術,理所當然,可以讓無病的平人、未罹重症的常人循行而上。本演講將介紹《莊子》「託不得已以養中」――期使聽眾能活用莊子心法與身法於求學路、情場、職場之中。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 |
現職: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 |
專長: | 醫家思想、道家研究、先秦諸子 |
榮譽: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獎勵;臺灣大學優良教師; 文學院教學優良教師;臺灣大學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傑出教師;通識課程「醫家經典選讀(一)」獲共同 教育委員會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第1學期績優計畫。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