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科技新知系列
太空科技大進展!
這兩年人們在太空科技和宇宙探索上有多項精采進展!美國的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表面到處探勘,找尋水和生命;中國大陸的嫦娥四號即將探索未為人知的月球背面;羅塞塔號太空船追上彗星,放下登陸艇降落彗星表面,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可惜登陸過程功敗垂成;人類第一次收到了冥王星的實況畫面,看到了這個遙遠冰世界的真實面貌;同時也發現宇宙中別的恒星旁邊,存在著許許多多的行星,有些就像是我們的太陽系!另如震撼人心的重力波,跨越遙遠時空經過地球,證實了一百年前愛因斯坦的預測!當然也有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像是一隻可愛的小獵犬,就不幸倒斃在荒涼的火星表面……。這些重要的觀測成就和發展歷程,伴隨著獵鷹九號火箭成功回收的重大技術進展,讓我們對未來的太空探索充滿期待,下一代的年輕人,將會揭露更多宇宙奧秘,帶來科學發展上的大驚喜!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台灣大學物理系 學士、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天文學博士 |
現職: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台大物理系及天文研究所教授 |
經歷: | 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國太空總署高達太空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專長: | 活躍星系核與類星體、交互作用星系、 星系演化與恆星形成、科學教育及演示教學 |
榮譽: | 天文學會譚天獎、中央大學特別貢獻獎、 科教節目金鐘獎、台灣大學傑出教學獎、 台灣大學社會貢獻獎、小行星185364號命名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