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2017「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人文素養系列


臺灣儒學的起源與轉化

臺灣儒學發源於明鄭時期,此期最大貢獻在於建立臺南孔廟,所謂「全臺首學」。明鄭為反清復明的政權,其主流思想為華夷之辨。明鄭降清之後,清初盛行的朱子學亦傳至臺灣,可謂儒學的「道東之傳」。有清一代,臺灣儒學的重大課題之一是如何傳播於原住民社會,即使到了割臺前夕,儒學教師在原住民社會孜孜矻矻從事教學的身影仍未消失。儒學在日據時代遭遇前所未有的艱困,一方面是現代化的挑戰,一方面是日本殖民當局的打壓。除極少數皇民派之外,臺灣知識份子與民間社會從未向日本殖民政權妥協,一頁頁武裝抗日、政治抗日與文化抗日的事蹟斑斑可考,民間社會也通過詩社、鸞堂、宗教信仰、祠堂建築等文化生活表現對傳統價值的維護。

時 間:2017年8月5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演講貴賓: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陳昭瑛教授

學歷: 臺灣大學中文系 學士
臺灣大學外文所 博士
現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特聘教授
教育部邁頂計畫「東亞儒學」整合型研究計畫 總主持人
經歷: 臺灣大學語文中心主任 主任
哈佛大學燕京學社 訪問學者
專長: 儒學、文學理論、臺灣文學、美學
榮譽: 台灣大學教學傑出獎、教學優良獎
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著作: 《荀子的美學》、《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
《臺灣儒學》、《臺灣與傳統文化》、
《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等書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臺大醫院捷運站2號出口或臺北車站8號出口,散步八分鐘就到囉!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