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2015「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社會關懷系列


從德國經驗談
「歷史」與「記憶」的糾結及其解決途徑


「歷史」是什麼?「記憶」是什麼?這兩個詞彙,放在不同的脈絡下,可以是學術研究的專業領域,但也可以是一般日常生活大家常用的用語。當這兩個詞彙被放在與「認同」相關的框架下,成為政治與權力角力的內容時,對「歷史」與「記憶」的討論往往會陷入相當棘手的情境。反之,對一個追求公義的民主社會而言,每一個個別公民在開放的心態下,建立自己與「歷史」以及「記憶」之間的關係,則又攸關多元與寬容文化的穩健打造。 台灣已經到了應該要好好梳理這些不同脈絡所論的「歷史」與「記憶」究竟有何不同的時候了。本場演講將以德國如何處理分歧的歷史記憶為主軸,探討何以會有分歧的歷史記憶?一個民主多元社會如何找出分歧歷史記憶的根源?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分歧的記憶?歷史教育又該如何以開放討論的方式,逐步讓社會了解各種歷史真相,而不是陷入各說各話、擴大社會分歧的困境?

時 間:2015年11月7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演講貴賓: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花亦芬教授


學歷: 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 碩、博士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學士
現職: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經歷: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副教授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 副教授
《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公民史學部落格《歷史學柑仔店》發起人與創辦人之一
專長: 歐洲宗教史與文化史、藝術史跨領域研究
德意志文化史
中古晚期至近代初期藝術史與文化史
榮譽: 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
國立台灣大學校級教學優良獎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臺大醫院捷運站2號出口或臺北車站8號出口,散步五分鐘就到囉!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