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醫藥保健系列
疼痛是身體的警訊,還是雜訊?
-- 當代止痛藥物的迷思
-- 當代止痛藥物的迷思
Fight or flight (戰或逃)是大自然賦予所有動物在面臨生命危險時,最有價值的保命原則,從單細胞到群聚都是如此:Flight: 盡可能逃命以遠離傷害因子,當然是最要緊的法寶。所以 在非洲草原上,跑的快、跳的高、閃的巧、躲得好,都是「適者生存」的寫照。Fight:當無 處可逃時,或是躲不掉時,兇狠的「獸性大發」,使出「同歸於盡」的招數,「奮不顧身」的 攻擊對方唯一的弱點,才能保有一絲活命的機會,所謂的「困獸之鬥」就是這個道理。面臨生 死存亡之際,神經系統會激發出強大的「危機誘發止痛」(stress-induced analgesia),「欺騙」 身體沒有疼痛的知覺,因而可以盡情的與致命的危機周旋到底。相反的,施暴者因為沒有預期 生命危險,一旦遭到受害者激烈的反擊時會引起強烈的疼痛,為了保護自己畏懼疼痛,只有轉 攻為守,如此ㄧ來,致命的危機就會下降。孫教授將從生物本能出發,為大家介紹止痛藥物的 機轉和迷思。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學歷: | 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 學士 臺灣大學EMBA 碩士 |
現職: | 臺大醫學院麻醉科 教授 臺灣大學緊急醫療研究中心主任 臺灣大學神經科學及認知中心副主任 臺灣大學 合聘教授 (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 生物醫學與電子研究所、資訊網路多媒體研究所) |
經歷: | 臺灣大學醫學院麻醉醫學科兼醫院麻醉部 主任 北京清華大學 客座教授 衛生署醫療使用管制藥品審核委員會 主任委員 台灣疼痛醫學會 理事長 |
學術專長: | 疼痛醫學、麻醉醫學 |
榮譽: | 國科會創新與創業 首獎、台灣疼痛學會傑出研究獎、卓越獎座 |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