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2014「提升生活品質」系列演講-人文素養系列


陰柔中的韌性─宋詞所展現的人文精神

歐陽修說「人生自是有情痴」,東坡也說「多情應笑我」,這是詞人普遍的心聲。詞的情意內容,主要抒發一種「好景不常,人生易逝,此情不渝」的精神,這呼應了宋人「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積極入世情懷。如同春天的生命,像野草一般,柔中帶剛,總有著無窮的生機。鄭騫〈詞曲的特質〉說:「宋朝的一切,都足以代表中國文化的陰柔方面,不只詞之一端。……柔並不一味的軟綿綿,而要有一種韌性。」。吉川幸次郎分析宋詩,謂宋代的新人生觀是揚棄悲哀,而宋代詩人有意追求的一種詩境就是寧靜安祥的心境。宋詞則擺盪在情緒的上下之間,既無法不面對人間的悲情,卻也不甘於陷溺不返;如何排遣,怎樣在情中得到安頓,便是詞人的重要課題。或表現為執著的熱情,或以豪情反撲,或以曠達的懷抱紓解,宋詞所代表的精神就是體證了一種生命意態─在世事無常中確認人情不變。

時 間:2014年6月21日(六) 上午10~12時
地 點:臺大校友會館四樓演講廳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1號)
            (聯絡電話:02-2321-8415*9)


演講貴賓:臺灣大學中文系-劉少雄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博士
現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經歷: 臺灣大學藝文中心主任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助研究員
學術專長: 唐宋詞、東坡文學、宋代文學、詞學理論
榮譽: 2008臺灣大學教學傑出教師
100學年度學術研究績效優良專書獎勵
著作: 《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
《讀寫之間─學詞講義》、
《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
《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

歡迎校友及非校友踴躍參加,免費入場!


臺大醫院捷運站2號出口或臺北車站8號出口,散步五分鐘就到囉!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