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phics

一生感動,一生青春:
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會103年三峽之旅側記
文/楊美華

     103年9月25日(星期四)上午9時,國立臺灣大學校友及寶眷於臺大校友會館集合後,前往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今日的活動主要分成三部分:參訪國立臺北大學,拜會薛校長富井學長(商學系國際貿易組)、前往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踏青、參觀祖師廟,遊三峽老街。為了使這次的活動辦得盡善盡美,吳叔明(新北市校友會理事長)、呂村(臺灣省校友會總幹事)和林伯星教授(電機系)做了兩次場勘,真是非常用心。

     在薛校長、林教授伯星學長(電機系)引導下,先到圖書館六樓聽取簡報。國立臺北大學圖書資訊大樓,於2013年11月正式落成啟用,採用綠建築、省能源、人性化的設計概念;位於校園樞紐位置,以立面弧線、壺陶、湖水、山勢起伏形成概念,像一本翻開、翻動中的扉頁;解放生冷堅硬的外牆,朝開放觀念的圖書館設計,呈現學習、休間與新經驗溝通場所的意象,是三鶯地區最閃亮的地標。館內以輕質綠建材隔間,採用塑膠及木材再生品裝修室內,呼應週遭的自然環境; 1-2樓挑空,開放視覺穿透、延續半戶外空間,吸引師生使用與研究。臺北大學三峽校區佔地55公頃,校園花木扶疏,綠草如茵,景致優美;可惜,由於時間因素,只能走馬看花,坐車遊覽,留下再度造訪的想望。


圖1: 2014.09.25臺灣大學校友於國立臺北大學圖書館六樓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臺灣新北市三峽區東南郊,因周邊有座山勢渾圓,山頭狀似滿月的滿月圓山而得名。滿月圓林相鬱密,生態系統龐雜,動植物資源豐富。由於園區多為中低海拔山區,森林型態以天然闊葉林為主,少部分為人工造林。天然林主要以樟科、殼斗科、桑科及楓樹科等植物為主,常見樹種如台灣肖楠、樟樹、大葉楠、香楠、豬腳楠、茄冬、野桐、鳥榕、台灣黃杞、楓香、青楓等;人工造林地則主要為柳杉、杉木、琉球松、相思樹等經濟樹種。林內常見的野鳥據調查約有五十餘種之多,如五色鳥、白耳畫眉、綠繡眼等。蚋仔溪生態步道於102年2月6日正式開放啟用,溪流資源豐富,是蛙類、蝶類棲息的天堂;植物種類多,且富變化性,每年由秋季時,都有楓葉轉紅、落葉的美麗景色可欣賞,是北臺灣最好的賞楓去處。


圖2: 2014.09.25臺灣大學校友於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園區內主要有大豹溪源流之一的蚋仔溪流貫其中,因屬幼年期的溪流,河谷坡度陡峭,河川侵蝕及搬運作用力甚強,谷地落差大,形成許多美麗絕倫的瀑布景觀,向有「瀑布天堂」之稱。其中,以位於主流上的「滿月圓瀑布」及支流上的「處女瀑布」最為壯觀。以滿月圓山命名的「滿月圓瀑布」,落差約20公尺,如一條銀白沙鍊,瀑布前為一垂直高達十餘公尺的大石壁遮掩瀑布上端,只能分段欣賞,仿若見首不見尾的神龍,故又稱為「神龍擺尾」;下端為一清澈水潭,水鍊直沖而下,氣勢非凡。「處女瀑布」位於蚋仔溪左股支流上,落差約25公尺,因水景飛瀉如紗,常有彩虹映於其上,故被人稱為「虹紗瀑布」。滿月圓瀑布群,流水淙淙,時而秀麗,時而壯觀,讓我們充分體驗與其它步道不同的山林趣味。經過流水潺潺、愜意萬分的滿足小橋,坐在一旁的涼亭,近距離感受清涼水氣,和學長姐談天說地,東南西北,無所不聊,最是舒適動人。


圖3:滿月圓瀑布



     三峽長福巖,全名三角湧長福巖,人稱三峽祖師廟,為臺灣新北市三峽區著名的廟宇,主奉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縣的高僧清水祖師,也與艋舺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臺北地區三大祖師廟。三峽祖師廟的歷史悠久,在清朝時期即已籌建,最早可追溯到1767年。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本人離臺,三峽祖師廟歸三峽鎮所有,由當時代理的三峽街長美術大師李梅樹接管;於是進行了第三次的重建計劃。三峽祖師廟內精細雕刻的工程耗時60多年,仍繼續建造中,一樑一柱,都襯托出祖師廟的雄偉壯麗,展現了中國傳統寺廟藝術的極限,因此,常被稱為「東方藝術殿堂」或「石雕木作博物館」。

     三峽祖師廟佔地約500餘坪,為五門三殿式廟宇,殿內之木雕、石雕、銅雕及銅鑄等,全是匠心獨運、鬼斧神工之傑作。祖師廟的建築風格和一般臺灣廟宇不同的特色在於:1.全石作的壁面,所有壁面皆為石材,壁面的裝飾都是石刻浮雕。2.樑與枋無彩繪、無拱形,皆以浮雕呈現,並加以貼金裝飾。3.前殿、中殿、後殿皆作藻井。4.左右廂房一樓為鋼筋混凝土建造,二樓採古法用木作;側殿與鐘鼓樓是第一層現代、第二層古代的建造手法。5.外型較一般廟宇來得瘦高,簷口比一般廟宇拉高許多。總而言之,三峽祖師廟的建築特色在於其石材的雕刻,除龍柱外,尚有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與對聯圓柱。大殿的「三層雙龍柱」、「花鳥柱」與「百鳥朝梅柱」是廟中最重要的石柱雕刻。林伯星學長之前做了充足的功課,使出所有的壓箱寶;滔滔不絕,娓娓道來,讓人駐足觀賞,流連忘返,無法離開;真希望時間暫時停止,沒有歸隊的壓力。

p style="text-align:center" class="style4">
圖4: 2014.09.25臺灣大學校友於三峽祖師廟



     三峽老街以古希臘柱式、古羅馬拱門以及巴洛克裝飾,融合了洋樓風格元素、日式家紋以及漢人文化圖像,建構日治時期廣為流行的歐風街道風貌。2007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全球建築金獎(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 2007)中,「三峽老街改造」獲得公共部門暨特殊建築類全球傑出建築金獎亞軍,成績斐然。然而因為下雨及時間的關係,僅能匆匆一瞥,留下懸念。

     學長姐齊聚一堂,自由自在,已是歡樂無比;學長們的知識分享,更讓我們見多識廣,獲益良多!謝謝吳叔明理事長的帶領、呂村總幹事的費心安排、張漢東(醫學系、新北市校友會創會理事長)為我們介紹烏茲別克的kurash比賽、旅遊達人林伯星學長的熱情接待、王秋鴻(歷史系)請我們吃三峽老街有名的牛角麵包、彭曼如(法律系)分享黃木村老師提升免疫力的氣功、吳肖琪(公衛系)多年來對長照政策的關注。臺大校友會知識性旅遊活動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兼具了 感性與理性的溫馨,充分展現健康、自在的休閒;沒有負擔,只有讚嘆與感動!

     一生感動,一生青春。相逢在人間,一期一會;無比讚嘆,一切感恩!


Copyright © Since 2006 NTU Alumni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